医院动态
Hospital dynamics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新时代民兵连⑥ | 武汉市第五医院民兵连
来源:武汉市第五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3 浏览量:133

百年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医生跨越重洋援华抗战,首站抵达武汉市第五医院开启了跨国医疗援助与战地救治模式的先河;百年后,五医人赓续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矢志守护人民安康。如今,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激荡着奋进力量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第五医院民兵连,而这支队伍里,由30余名民兵组成的医疗救护连把“医魂”深刻融入到“把医疗送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的“连魂”之中,平时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战时是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迷彩勇士”。

立足岗位锤炼精兵,是民兵连的立身之本。“夹板固定术是战场上最容易取材、最快提供救治的方法,这方面我一直在寻求突破。”这是医疗救护连三排排长、五医院创伤中心谭俊峰医生总结的经验,为提升救治效率,他练习“夹板固定术”十一年,“现在一个下肢固定从以前的10多分钟缩减到能在2分钟以内完成”。

练在平时,用在急时。常态化组织战场创伤急救、批量伤员处置、野外生存救护等专项技能训练,是医疗救治连民兵不断追求高标准的规定动作,每年覆盖民兵200余人次。同时,民兵连主动担任院内消防应急骨干角色,联合保卫科、辖区消防队,开展培训、疏散演练和实战训练,助力队员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筑牢安全“防火墙”。

▲武汉市第五医院民兵医疗队

倾情服务健康同行,是民兵连的赤诚情怀。发挥专业优势,定期进军营、入干休所,为官兵、老干部及军属提供体检、义诊、健康讲座等贴心服务,惠及800余人次。设立“军人军属优先服务窗口”,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官兵后顾之忧。

同时,与共建部队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主题党日,共同学习交流,深化鱼水情谊。70岁的军属李阿姨因关节炎行动不便,独居多年。民兵连定期上门体检,发现其患有严重骨质疏松后,协调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治疗,并安排志愿者陪护。李阿姨拿出儿子(边防军官)的军功章说:“你们和他一样,都是守护我们的人。”

▲进军营开展免费体检活动

送医送药健康入户,是民兵连的常态行动。他们利用休息时间,组建多支“医疗民兵小分队”,深入周边社区、乡村特别是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开展免费义诊、健康筛查、送医送药活动。针对常见病、慢性病进行健康宣教,普及急救知识。近年来累计开展下乡义诊12次,服务群众10000余人次。

▲民兵小分队义诊活动前集合

“没想到省城的大专家能走这么远的山路来给我看病,谢谢你们!”作为民兵连的骨干,骨科医生闻一新将这份责任延伸到更远的地方。他主动请缨,跨越600多公里,来到武陵山深处的来凤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在来凤期间,他参与日常诊疗、带教当地医生,深入偏远村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医送药、检查骨关节疾病。“我是医生,也是民兵,双重责任双重担当!”这是民兵连医生们的共识。

▲康复患者为闻一新同志送来锦旗

冲锋在前抢险救灾,是民兵连的铮铮誓言。2024年长江中游干流警戒水位达27.30米,民兵连迅速集结组建“医疗救护突击队”,携带急救药品和设备奔赴堤坝、转移安置点,为抗洪军民、受灾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医疗保障。在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交通事故、高考医疗保障上,民兵连队员总是第一时间响应,快速投入现场检伤分类、紧急救治和转运工作,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尖刀”力量。

▲参加军地联合训练

党建引领红色血脉,是民兵连的鲜明底色。30多人的队伍,党员比例达80%,建立“党员民兵先锋岗”,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亮身份、作表率;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和社会治理,协助调解纠纷、维护秩序;投身社区共建、环境整治等公益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誓言。

从精进医术到锤炼应急本领,从服务官兵到情暖乡邻,从日常守护到危难驰援,五医民兵连用“白衣”的仁心与“迷彩”的担当,在国防动员的战线上,书写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