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Hospital dynamics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七旬老人突发肺栓塞,心内科团队紧急施救成功脱险
来源:武汉市第五医院 发布时间:2024-07-21 浏览量:10440

近日,武汉七旬老人突发肺栓塞晕厥在家,被家人紧急送到武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紧急实施肺动脉取栓,从死神手里夺回患者生命。

突然袭击 心内科团队救命

71岁的陶婆婆一周前开始胸闷气短,休息可缓解,以为是天气温度高引起的所以并未重视,7月14日夜间喘气加重,次日清早到武汉市第五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急查D2聚体(D-二聚体是评价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检查项目)升高结合患者喘气,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临床表现,高度怀疑肺栓塞。立即行胸痛三联CTA检查,确诊为急性肺栓塞。

面对此种紧急情况,心血管内科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患者临床表现为晕厥、休克(收缩压较平时下降20mmHg以上,心率增快)、胸闷喘气、血氧饱和度下降,检查显示心梗级心衰标记物均升高,心脏彩超发现心脏扩大,双下肢动脉血管彩超可见下肢静脉血栓,考虑为极高危组,须立即采取再灌注治疗。经与家属沟通后,家属同意经静脉导管碎栓、溶栓方案,立即送导管室行肺动脉造影,发现右肺动脉主干及双肺动脉分支都有大量血栓影。

经导管肺动脉内注射溶栓药,随后送入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出大量红色血栓,效果立竿见影。

陶婆婆的血氧饱和度立即升至98%,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复查肺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充盈缺损,手术顺利完成。

难在诊断 治疗相对简单

急性肺血栓塞已成为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是三大高危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患“三高”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脑梗、偏瘫患者,久卧久站人群尤为高发,发病时可出现“肺梗死三联征”,表现为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合并感染时伴咳嗽、高热等症状。“肺栓塞在临床实践中仍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或者诊断不及时、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对高度疑似肺栓塞的患者我们首先要迅速明确诊断,对确诊的肺栓塞患者必须迅速准确依据危险分层来决定治疗的策略,”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夏璐说。肺栓塞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的基础疾病。较小栓子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较大栓子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昏厥、猝死等。有时昏厥可能是它的唯一或首发症状。肺栓塞一旦发生,肺动脉管腔阻塞,血流减少或中断,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改变。轻者几乎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导致肺血管阻力突然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心输出量下降,严重时因冠状动际和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晕甚至死亡,我们对危险度分层主要依据三个方面:一是血流动力是否稳定;二是是否存在右心功能不全;三是心肌是否有损伤。像陶婆婆的这种情况属于高危组,立即启动再灌注治疗即溶栓或取栓术。

病因多样 胸闷难受别硬抗

据家属介绍,陶婆婆平时很健康,出现胸闷症状的这几日,一如既往的早起买菜做饭,期间出现呼吸困难在家里短暂晕厥几次,她没有向家人诉说,直到病情日渐严重才送往医院。

肺栓塞起病隐匿,症状逐渐加重,其栓子主要来源是下肢静脉血栓,所以除基础病人群以外,各个年龄段的长期卧床和长时间静坐的人群,比如通宵打麻将,长途乘飞机、火车、轮船旅行(经济舱综合征),久站的职业者,妊娠期及口服避孕药的妇女都应该谨慎,需要注意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

这已是武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近一个月来收治的第10位肺栓塞患者。根据院内数据显示,近五年已收治200余名肺栓塞患者,救治成功率达100%(生前诊断明确的患者),患者中有37岁高龄孕妇、41岁长期操作电脑的白领、55岁下肢瘫痪人群及81岁长期卧床患者等,每一位患者均在1小时内完成从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无论中危还是高危患者,不论采取的抗凝方案还是溶栓、取栓方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此次抢救中,心血管内科团队反应迅速、判断精准、配合密切,各项操作稳、准、快,体现了武汉市第五医院医院医护人员强大的专业素养及高水准的应急处置能力。